别光顾练琴,从小培养孩子的乐感同样重要

  编辑:肖伯恩钢琴        2019-08-05

如果音乐感觉是美丽的的花朵,那就必须从小开始培育。从选种、播种、发芽、生长一直到开花,没有哪一个环节是可以放弃的。

虽然我们不能否定这里还有一些先天的因素,但成功永远伴随着刻苦不懈的努力。音乐感觉必须刻意去培养、挖掘、造就。放任自流,即使是天才也会被埋没。 




1

音乐感觉与技巧的同步增长


学琴初始,就应该逐步形成通过学习钢琴来学习音乐这一观念,在学习各种演奏技巧的同时学习音乐的表现。在初学时,就是要把琴弹得好听。要做到这一点,就必须完成很多技术上的要求。比如,准确的触键,音乐的完整,手型的平稳及变化等等。在一首曲子被练熟后,就应该努力地试图投人情感进行演奏。可以根据需要,以某种较为明确的感情去演奏一些乐曲。这方面的要求,随着技巧的发展而发展,与技巧同步提高,不能因为这些乐曲比较简单就不屑—顾,而要像模像样、饶有兴味地演奏每一首曲子。 




2

基本乐理与技巧的同步提高


基本乐理对于—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,决不是可有可无的。音乐基本理论的学习,可以帮助你提高对音乐的理解。音乐基本理论的学习要融和在学习手风琴的各个阶段进行,不一定要专门上课。比如在刚开的几课里,必不可少的要进行识谱训练;在练音阶时,可以学习音阶的结构和特点;在学习双音与和弦时,又可掌握各种音程关系以及和弦的构成及属性等等。

随着演奏技巧的进一步提高,越来越要求你了解你所演奏的乐曲。对独奏曲,要了解它们各自的音乐风格;要体会古典作品与浪漫主义作品音乐表现上的差异;研究怎么演奏好某一位著名音乐家的作品;区别名家们各自不同的风格。这些都是很重要的,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演奏在音乐表现上是否准确、完整。


3

全面地、完整地学习新曲子


在练习一首新曲子时,有不少人只偏重于练习音符,忽略了乐谱上其他的要求。他们可以准确地奏出每一个音,但却不知道在音乐上有什么要求,甚至不知道这首曲子的速度。

其实,在大部分规范化的乐谱上,除了音符以外,还有很多其他标记。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,它是乐谱的很重要的部分。比如速度标记,不同的速度有时可以使同一首乐曲产生极其不同的效果。还有诸如强弱标记和一些表情术语等,也是相当重要的,这些往往是乐曲音乐表现上的提示。如果你根本不去注意乐谱的这一部分,而是只看音的高低长短,那也就失去了正确理解、表达这首乐曲的机会。



孩子练琴的乐感要从小培养,以上就是肖伯恩为您整理的培养乐感的三种方法,希望小朋友们的乐感也能在练琴的过程中不断提升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肖伯恩钢琴,陪你在练琴的道路上一起坚持!




0.0738s